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暑期夏令营支教看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对暑期夏令营支教看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你暑期三下乡是支教类,那么你会选择去同一个地方支教吗?
各有利弊,每年去相同的地方,会把我们的爱、把我们的希望在一个地方永远的持续下去,能够使孩子们得到长期的关注和长期的关怀;每年去不一样的地方,会把我们的爱、把希望带到更多孩子的心中,带到更多需要我们的地方。而对于我个人的想法,是三年或者五年去同一个地点,时间太长会让孩子们对我们造成假期安全、学习方面的依靠,时间太短,起不到支教真正的意义,反而会让人当做形式化活动,这样不仅丧失了暑期三下乡活动真正的意义,而且会让人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产生一定的误解。每年都是新的团队,也许每年都是一样的流程,这样对孩子们的教育也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暑假而且是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时间不会很长,而我们如果想让孩子们能够得到不同而又能够起到实际作用的支教,那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传授、去跟孩子们沟通,同时,为了能够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关怀和爱,有不同的受教方式,我们就需要不同的团队来到相同的地方,以我们相同的初衷——“将教育带给孩子,用爱拥抱每一个孩子”来更好的将我们团队、哪怕是个人的爱传递下去,将我们的最好带给孩子们。
三年,或者五年,我们接触他们,我们用爱去关怀、用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或许我们带给他们的,每一都会是不一样的学习和关怀,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也会是不一样的感动!
我们需要一直奔跑,我们需要一起奔跑,我们是永远的热血少年!
一直都觉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圣、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情,也没想过今年暑假会参加支教活动。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去同一个地方支教,每一位参加支教的支教老师,都会明白,我们可能是那些孩子们生命中的过客,可能分别过后,没有机会再次相见了。我喜欢支教,喜欢加入孩子们中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不愿做他们生命中的过客,如果有机会,还是会到之前的小学里支教,因为有很大可能,孩子们都在等你!
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支教,感触颇多.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激动,那一声亲切的“老师好!”,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容,可能这些是我的青春里最值得怀念的了。
如果说下一次支教去了另一个地方,说实话,会很舍不得这些善良朴实的孩子。时间虽短,只有16天,但这是我度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暑期。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学到的远比我授予他们的还要多。
这段时间里,孩子们有时候很调皮。但是他们特别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在同一个地方支教挺好的,带着孩子们的思念,再来一次!
支教,在路上
说到支教,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他能给孩子们带去一份希望,一份光明,但凡事有利也有弊,有的孩子或许会因此而奋发向上,但有的可能会感到自卑,特别是深山里面的孩子。为此,我们首先要想想自己去支教能给孩子们带去什么,自己又会些什么。与人知识,与己能力。一个人想要为别人付出,想要帮助别人,那么,你首先得有这个能力。
回到现实,我们暑期出去支教最长也就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短则一周,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教给孩子们什么,有时候人多点,你或许刚把人认完就走了,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也是我说到山区孩子的原因,你去山区支教,就去那么几天,你去时孩子们肯定很高兴,但是短短几天就走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们或许会感到自卑,看到自身与你们差距,想到自己的生活条件等等,这都容易让孩子们感到自卑,当然,这或许只是孩子们看到的表面,但是孩子们也没有多的时间来深入了解你,你也没有多的时间去教他们。在他们刚感到自卑时能给予他们开导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但是这时你可能早已回到家中,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谁又去开导他们。所以,我会选择去同一个地方支教,这样,孩子们知道你会来,心中总有期盼,也有一个目标,你也能给孩子们带去更多。但这样也存在局限性,毕竟支教人数有限,那样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年去不一样的地方支教不好,其实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比如说一个地方总共去几次,然后再换地方之类的。总之,去支教是一种很高尚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这种传统美德,我们要去继承并发扬,传递青春的火炬,给孩子们带去光明与希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受人以欲。”支教正是拥有这样的信条,才能够给山区的孩子带去更多的东西,比起知识,我们支教人更愿意给孩子们带去的是学习的动力与欲望。
所以对我来说,我会选择去不同的地方,来让不同山区的孩子都获得光明和梦想。
支教有意义吗?
从前的我觉得支教意义重大,但做志愿两年以后我会自己怀疑自己,到底自己做的支教是否有意义。直至发生一件事让我坚定了支教的意义。
我在看守所未成年人监区支教一年后开始学着组织支教活动。我试着把每个礼拜一次的课程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分别设置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心理课堂、主题班会等课程内容。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少年们都会伸直了脖子仔细聆听。
某次心理课堂上播放了《熊的故事》影片,不经意地讲到对父母想说的话。不少人沉默了。班长带头站起来讲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不让父母担心。话语很短但是很沉重。这次课程如果能给他们有一丝反省的想法或是冲动,想必也是有意义的吧。
支教弊大于利,对于被支教的教师,远离自己的家庭,去到完全陌生的偏僻地,悲观到怀疑人生!对于受支教的学生,前一个老师的教学模式甚至没有熟悉和接受,后一个老师又来了,能好吗?教书育人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程,彻底解决师资不足的难题,需要国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本地教师留得住,教得安心!
我是一个大学生,以前对于支教这个名词也很模糊,以为就是去一个偏远的地方,给孩子们讲讲课。但是经历了一次短期的支教,真的是让我对支教另眼相看。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支教的意义是很大的。我们为那些孩子们带去的是知识,是希望,是幸福。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他们还在破旧的教室里奋进;当你吃着米饭、白面馒头,你是否想过他们正在吃什么。当你嘻嘻哈哈与别人玩闹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也许他们正在帮家里人干农活。支教锻炼了自己,让自己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的宗旨。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都是很大的问题,而你却为他们带去了知识,带去了希望,这应该就是意义吧!!!
我是一名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来到广西某县的县城高中支教。当初还没有来的时候,也免不了想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支教呀,会是怎样的一批学生呢等等这样的问题。但是后来听说是在县城高中支教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在讶异怎么还需要支教老师呢。到了以后才发现,这边是何等地需要师资。生物一门课,高一年级就一位老师,但是却有18个班级。
当然,我也是到了支教地点,才会发现原来在远离我原本生活环境下,还存在着这样的教育困境。原来不是每一个落后地方的孩子都渴望学习。而我们支教老师的出现,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就是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不要被自己所生活的狭小范围圈住了自己的心,而放弃接受教育,一心只想尽早结束学业,回家务农或者出去打工。
所以,去一个地方支教,为他们送去教育资源还是不够的,还要为他们带去学习的信念和未来的理想,对于当地学生来讲,这些都是贫瘠而飘渺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暑期夏令营支教看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暑期夏令营支教看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